日前,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暨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在京举办“人工智能+”时代公共云发展路径与模式研究专家研讨会,会上发布了《“人工智能+”时代公共云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阐述了公共云的概念内涵及其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分析我国公共云当前发展态势与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公共云发展的典型模式、模式要求、技术服务架构和健康长效发展路径。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介绍,公共云是大范围内共享聚合各种算力,通过在线的模式来为用户提供简单易用且近乎无限的通用算力。具体来看,公共云有利于推动全行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化发展的战略抉择、解决全球算力瓶颈的一个核心手段,可以有效缓解人工智能热潮带来的算力紧缺。
“从国际上来看,公共云已经成为国际领先的大模型发展的支撑。现在全球领先的基础大模型需要调用至少万卡GPU集群,都选择公共云的部署方式来进行训练。”单志广谈到,人工智能时代是全方位的技术体系竞争,大模型发展带来AI算力的指数级增长,也带来电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据测算,AI所消耗的计算资源每3到4个月就会翻一倍。公共云对高性能计算资源进行池化管理,能够实现算力的普惠,也能够实现我国算力供给能力的边界突破。
《报告》指出,202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建立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高质量算力服务体系迫在眉睫。公共云是破解我国“人工智能+”时代算力“供不上、用不起”瓶颈问题的重要抓手。公共云具有大规模集群管理能力,能以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方式,帮助提升我国算力供给能力,并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推动算力门槛降低,让更多的用户享受普适普惠的算力服务。
《报告》指出,算力服务最经济的方式是将算力集中在云厂商手中,以公共云模式提供算力服务。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云市场在总体规模、发展速度、全球市场份额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美国亚马逊、微软和谷歌三大科技巨头云计算业务占据了近70%的市场份额,算力资源集中。私有云和专属云过多,会导致我国算力产业和软件服务业碎片化,对未来人工智能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都将造成一定阻碍。
《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算力总规模高速增长,但算力资源未能实现充分利用。2018—2022年,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年均增速超过30%,但2022年上架率仅为58%,低于全球平均水平(60%)和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65%)。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专属云建设比例高,开放不充分的算力服务市场导致算力供给浪费。从使用效率看,公共云CPU利用效率可以达到40%,而专属云部署的CPU使用效率通常为5%—10%。2022年,我国以公共云形式提供服务的算力占比仅为28%,小规模、分散运营的传统机房普遍存在,难以形成统一的公共云服务市场,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为此,《报告》建议,我国公共云发展应采用市场化供给、规模化经营、专业化运营、生态化发展的模式,破解算力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易闲置、使用成本高等问题。《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公共云三大发展路径:需求导向,完善服务生态优化服务供给;应用为王,强化公共云服务效能升级;统筹衔接,推动集约化高效化发展。同时,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中给予网络直连、能耗、土地、税收等方面政策倾斜;鼓励财政资金购买公共云服务,将企业购买云服务纳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将基于云计算构建的数字产品与服务纳入资产入表范围。
会议由单志广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李建欣,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贺威等专家出席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