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根据工作安排,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主要是向大家通报我市政务服务移动端 “皖事通”APP宣城站建设开展情况,并进行宣传推广。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皖事通”APP、“皖事通”建设整体情况、推广应用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皖事通”APP简介
2018年8月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 (皖政办〔2018〕31号)》中明确指出, 积极“打造‘皖事通’移动应用品牌”,“开发‘皖事通’移动应用,提供养老金、公积金、考试报名及成绩查询等民生服务事项查询和办理。”
“皖事通”作为省政府统一建设的开放平台,为各市提供开放服务,各地可根据本地特色开发应用服务,增强服务针对性和用户粘性。建设初期安徽政务服务网的办事大厅整体接入“皖事通”,打通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一次认证、全网通办;并先后分期分批汇聚各地应用服务。“皖事通”寓意“万事通”、“网事通”,是安徽省政务服务网向移动端拓展的主要平台,目标就是让企业和群众动动手指就能把事情办好,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提高政务服务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 “皖事通”宣城站建设整体情况
2018年9月26日“皖事通”宣城站正式上线运行,整合了部分独立的政务服务移动端,同时利用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拓展办事渠道。首批部分高频、热点服务事项入驻“皖事通”。截至目前,政务服务网宣城分厅办事服务整体接入,可在线办理政务服务事项86022个,其中行政许可842项,行政征收65项,行政确认143项、公共服务 623项等,满足个人、法人在线办事需求。为打造本地应用特色,已成功上线应用服务总量35项。
“皖事通”具有五大特点:
一是服务事项丰富。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原则,各地各部门认真对照省下发的入驻标准和接口文档,深挖业务办理事项,经过认真梳理、审核和申报流程,现“皖事通”宣城站提供社会保障、公积金、资格资质、教育考试、交通出行、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多个专题专栏特色服务。今年8月份以来,已改造了公积金查询办理服务,优化公积金UI界面及页面操作,提升用户体验。与房管局合作,优化不动产查询服务项目; 与市教体局协调,新上线“教育缴费”功能,方便中等职业学校、高中及幼儿园学生家长教育缴费查询、支付; 与市人社局对接,完善社保查询服务项目。与市医保局对接全市医保缴费及查询服务事项上线工作。市数据资源局采取市县联动的方式,将各县市区的便民服务事项通过接口开发、H5页面接入等方式接入“皖事通”。目前,已接入县市区的便民服务事项17个。
二是高频服务突出。我市按省工作部署,积极推动27项高频服务事项清单的对接上线工作,目前已完成上线26个,涉及公积金服务、医保服务、社保服务、公安服务四大类。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新增或完善上线的服务事项中,宣城公积金服务点击量151104次,电子社保服务点击量96891次,燃气费查缴服务点击量23306次,公交路线服务点击量13762次,信用查询服务点击量12183次,失信惩戒服务点击量19129次,养老服务认证服务点击量14492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服务点击量16888次,不动产信息查询服务点击量6096次。
三是系统使用安全。针对涉及个人信息的服务内容,专门引入声纹验证技术,用户读取随机产生的一组数字,系统即可在百毫秒内比对声纹信息,实现云端验证,保障使用安全和用户隐私。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养老保险资格认证功能,通过人脸采集,自动获取退休人员基本信息,老百姓可以足不出户,完成资格认证。
四是政务服务更集成。整合了7个县市区政务服务数据,打通了市直46个单位的数据通道,汇聚各地各部门的服务,推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与移动端一体化。机构改革后,在市直各部门大力配合下,加班加点进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梳理,信息及时更新调整,办事事项更精准。
五是服务渠道更畅通。积极拓展第三方应用渠道,除建设APP程序外,还可通过支付宝、微信小程序访问,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群体需求。“皖事通”宣城站还与12345政府服务热线完成对接,可在线进行咨询、投诉、建议,开展全程监督、评价、投诉并及时反馈,帮助群众解决困点、难点问题,更好打造与群众的沟通桥梁。
三、“皖事通”宣传推广应用情况
今年以来,市数据资源局根据省数据资源管理局《关于“皖事通”各市分站建设有关情况的通报》(皖数资秘〔2019〕2号)文件精神,多措并举,多途径做好“皖事通”宣传推广工作。在人群密集度高的公共场所(医院、汽车站、电信营业大厅等)放置“皖事通”宣传资料或张贴宣传海报,持续推广;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多处布置宣传展架,向办事群众宣传推广;发挥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作用,引导帮助办事群众注册、使用,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双月工作考评;学习推广各地有效经验、做法,结合走访调研等活动,在下基层走访中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结合线下“皖事通”中“码上挪车”活动,在各级政务大厅、市车管所、市不动产中心等地点开展宣传推广。推荐使用“皖事通”扫码拨打电话,解决传统挪车容易泄漏个人信息以及由此衍生的安全问题,使挪车需求变得简单易行。有需求的市民朋友们可以到上述地点免费领取挪车码;不方便现场领取的车主,可下载“皖事通”APP进入“申领挪车码”,填写申领信息后,享受免费邮寄到家服务。
在深入开展市本级宣传推广的同时,也发动各县市区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各地响应积极。旌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该项工作与“千名干部进万家”活动结合起来,宣传推广工作成效显著,大大提升了该地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截至目前,“皖事通”宣城站累计注册用户431188个,用户活跃度782085次,服务访问量578110次。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虽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定不足,功能还不够完善,用户活跃度还不够高。下一步,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流程再造、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压缩办理时限,提升办事效率,让用户方便、快捷的获取服务。更加重视对接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应用,以日常民生服务作为切入口,提供高频事项首页访问入口。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旅游、交通、文化等领域,提供医院预约诊疗挂号、旅游相关信息查询、停车位信息查询等;加强“皖事通”宣城站互动功能开发,开设网上调查、意见征集等栏目,及时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
(二)加强运维保障,做好信息安全工作。培养一支得力的运营或运维保障团队,确保应用推广有力、运营高效、服务跟进。同时做好“皖事通”宣城站信息安全工作,对运行在互联网、电子政务网的数据加强安全防范,杜绝信息篡改、泄密等现象发生。加强平台开发人员、管理人员安全保密教育,层层签订保密协议,提高安全保密意识。
(三)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群众知晓度。强化宣传手段,积极运用新媒体、现代通讯工具进行持续宣传推广,引导用户关注使用,并长期使用。与有关通信部门联合,增加消息推送功能,并在微信朋友圈、qq群、公众号发布信息,引导群众参与使用;与医疗卫生、交通等部门合作,与市内大型活动结合,持续在人群密集度高的公共场所放置“皖事通”宣传资料或张贴宣传海报,推广介绍“皖事通”,强调特色服务、特色功能。努力通过多种宣传推广方式,使群众用上“皖事通”、常用“皖事通”、爱用“皖事通”。
(四)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责任落实。市县数据资源局作为职能部门,要发挥工作主动性,明确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工作负责人,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抓好落实。市直有关部门针对系统整合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加强与“皖事通”宣城站对接,提供线上服务;对新建或升级系统提前做好预案,预留接口,方便数据接入“皖事通”,上线特色服务。将“皖事通”工作开展情况纳入“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考核评比,合力推动“皖事通”应用工作。
我们将不断完善“皖事通”宣城站的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用户体验,让“皖事通”成为您的掌中宝,让您在宣城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如网购,方便、快捷、高效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最后,感谢各界对我们工作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也期望你们对“皖事通”宣城站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对应用服务开展情况跟踪报道,也欢迎你们为我们后续建设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推动我市“皖事通”建设工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