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数据资源局> 部门文件
索引号: 11341700744889543Y/202303-00008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市数据资源局(市政务服务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2023年全市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管理工作要点 文号: 数资〔2023〕5号
发布日期: 2023-03-07
索引号: 11341700744889543Y/202303-00008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市数据资源局(市政务服务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2023年全市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管理工作要点
文号: 数资〔2023〕5号
发布日期: 2023-03-07
2023年全市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管理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3-03-07 17:03 来源:市数据资源局(市政务服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全市数据资源政务服务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省局114”工作为主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开展“基础平台能力、场景应用成效、网络数据安全、政务服务水平、数字宣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六大提升行动,加快推进数字宣城建设,持续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宣城贡献力量

一、基础平台能力提升行动

1.加快建设一体化平台市级节点。年底前完成一体化平台市级节点建设和试点工作。3月底前,编制市级节点实施方案和建设方案。6月底前,建设完善市级数管平台数据管理、数据传输、数据治理、数据服务等相关能力,完成与省级数管平台的对接。12月底前,完成全市数字资源的梳理编目上架工作,建设市级云管平台和用管平台并实现与省级平台对接,完善安全保障和运维运营体系,完成在平台上开展项目申报、资源申请、应用开发、应用部署、上线发布等试点工作。   

2.建设云安全管理平台。实现上云系统网上申请审核流程化,合理调配和弹性扩展资源,提升云资源使用率。分步推进非涉密数据中心和云资源整合,优先推动托管或以租代建模式业务迁移上云。云上数据具备同城异地灾备能力

3.完善“城市大脑”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城市大脑与一体化市级平台的融合,加快推进公共场所监控视频整合共享,建成市级物联网感知系统和宣城实景三维基础平台。充分发挥城市大脑的赋能作用,推动完善智慧场景在一体化平台上开发建设。

4.加快构建政务信息化新范式修订完善《宣城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统筹市县两级政务信息化项目,实现“三大转变”。有序推进市直单位数字化整体设计。

二、场景应用成效提升行动

5.实施场景创新工程。落实省市县联动的场景开发模式和“一地创新、全市应用、全省推广”的场景推广机制,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党政机关协同、政务运行等赛道,推动各地各部门开展场景创新,每个县(市、区)推出至少2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场景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参与省场景创新供需对接会。加强对示范应用场景的宣传推介和经验推广,持续扩大社会影响,浓厚建设氛围。

6.推进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继续深化“出门不带证”应用,新增电子证照10类,围绕合同订立、人员招聘、金融服务、交通出行、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领域,实现电子证照在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持证主体之间的社会化广泛应用。推进“码”服务建设,深化卡码融合应用,促进一码通行赋码生活。

三、网络数据安全提升行动

7.统筹电子政务外网管理平台。优化升级改造现有市级电子政务外网网络结构,建网管平台。持续推进部门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整合。实现市电信、市移动和市联通电子政务外网交换设备和线路光纤的互联互通。

8.扎实推进数据工程。年底前选择部分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全面梳理数据资产、设计数据架构,完成试点工作。4月底前,完善首席数据官制度,形成跨部门数据协同机制。6月底前,制定数据工程推进计划,完成数据工程总体设计,开展数据工程项目申报。12月底前,全面梳理市级及以下建设或部署的应用系统和政务数据资源、设计数据架构,探索建立社会和经济数据架构,高质量开展数据治理、数据融合和数据开发应用工作。

9.完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建设市级网络安全监测平台,完成与省平台对接。做好春节、国庆等重点时期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安全和政务服务平台安全监测工作。

四、政务服务水平提升行动

10.实施“皖事通”“皖企通”“皖政通”三端能力提升工程。优化升级皖事通APP宣城分厅,建设“我的宣城”专区、“县市区旗舰店”。各县市区至少完成2个高频服务建设并推广应用,1个服务适老化改造,开展“一件事一次办”移动端试点推广应用;建设皖企通宣城分厅PC端门户、移动端,统筹推进涉企服务事项对接全力汇聚涉企服务;大力推广皖政通应用,按照接入标准规范,推进办公、审批、监管、决策、运行等数字化移动端汇聚接入。

11.推进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健全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机制,对照国家、省基本目录,动态认领、编制、调整各层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常态化开展办事指南自查自检,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标准化。推进政务服务“全省一单”,做到行政许可事项和其他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省内同要素受理、同标准办理。在全省率先推进乡村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全市一单”。

12.提升政务服务供给规范化。进一步整合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打造一批基层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规范化示范点。结合一件事一次办,推行线上线下集成化服务。开展综窗人员(行政办事员)试点,推动行政办事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深化“一制度两窗口”机制,优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运行,建强“首席问题官”,做实兜底服务。规范政务服务窗口业务办理。完善政务服务中心“首席代表”制度,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当场办理、简单事项即时办结。加大力度推行“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推进好差评系统与市域自建业务系统对接,实现评价数据实时传输。常态化开展“换位体验走流程”,将企业群众办事难的“问题清单”,变成服务高效、体验顺畅的“满意清单”。

13.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认真落实国家、省部署的“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事项,拓展一批市级“一件事一次办”。市本级围绕工程项目、企业准入、民生领域推出3个场景,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各推出1个场景,并在全市复制推广。推动全国新增22项“跨省通办”事项落地见效。大力推进“免申即享” 等创新应用。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继续拓展区域政务服务合作,深化“异地代收代办”机制。扎实推进长三角政务服务地图,加强主题地图建设。推动自助服务延伸拓展,新增一批市县两级自助办事项,加强政银合作,推动一体化智能自助服务逐步向基层延伸。鼓励各级各部门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互联网+监管”平台,开展审管联动创新,实现审批和监管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持续拓展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依托“全省通办”系统,开展异地收件、远程辅助审批,推进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省内通办。围绕营商环境和便民服务新增10个政务服务“免证办”应用场景,推动“两个免予提交”落实落地。举办政务服务“最先一公里”高峰论坛,形成政务服务“最先一公里”制度化成果。

五、数字宣城建设提升行动

14.加强协调调度考核。进一步完善市数字宣城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常态化监测、调度、督办。建立健全协调调度、项目管理、资金保障等工作机制。编发数字宣城建设工作简报总结推广典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进一步优化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数字宣城建设”指标

15.构建标准规范体系。积极参加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建设逐步建立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支撑组件、应用服务等数字化发展标准规范体系支撑数字宣城建设。加强标准宣贯工作。

16.持续开展数字产业“双招双引”。加快建设宣城“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打造数字宣城建设综合地标,推进地理信息、物联网、软件外包、人工智能、电商等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编制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规划。举办第二届全球1024开发者节活动和第三届智能应用场景竞赛。力争新增认定省级大数据企业20家、市级大数据企业40家。提升数字素养技能,举办数字宣城建设专题培训班,组织大数据与软件信息行业协会会员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训班。探索构建“政府+院校+企业”体系,支持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产业学院专业化人才培养,将大数据与信息软件行业协会会员企业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

17.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推进数据产权制度落实,探索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数据运营规则,在安全可控前提下,开展政务授权运营试点,探索公共数据资产化管理,鼓励第三方对公共数据的挖掘利用。

六、干部队伍建设提升行动

18.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安徽见行动、宣城出实效”,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要求落地落实。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史知识等重要内容的学习强化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加强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压实党建责任,持续推进工作中的问题,党建上找原因”活动进一步提升业务与党建深度融合,争创模范机关。

19.强化作风能力建设。落实“一以贯之五做到、踔厉奋发五提升”要求,着眼“标杆要高、要求要严、节奏要快、本领要强”,持续推进百名科长“五比五评”活动强化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业务培训,深化“微讲堂”,加大与县市区沟通交流力度,不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激发全体干部职工敢拼敢抢敢作为的内在动力,为推进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追赶江浙、争先江淮”提供坚强保障。

20.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实施清单化闭环管理,定期梳理工作事项,动态调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形成调度、销号闭环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着落、有回应。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