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数据资源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0744889543Y/202403-00025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数据资源局(市政务服务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2024年全市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管理工作要点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3-15
索引号: 11341700744889543Y/202403-00025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数据资源局(市政务服务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2024年全市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管理工作要点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3-15
2024年全市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管理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4-03-15 16:21 来源:市数据资源局(市政务服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全市数据资源政务服务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数据资源局工作部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以五抓五”为主线,加快推进数字宣城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宣城贡献力量

一、抓好集约统筹,力促数字宣城建设提效

1.强化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树牢正确政绩观,落实省、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坚持“从严从紧、集约节约、实用管用”,严格建设内容、资金规模、运用成效审核把关,实现项目全流程线上管理,强化市县一体统筹、集约节约建设,推进政务信息化项目统一运维。开展项目招投标腐败问题专项检查,整治信息化领域形象工程

2.推进场景创新工程健全场景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跨部门、跨层级协同联动。拓展宣城城市大脑场景应用,打造1-2个市级标杆性场景,挖掘推广“数据要素×典型场景案例引育场景创新服务商。扩大场景创新服务平台市域覆盖面,加大省级优秀场景评选、场景供需对接参与力度,营造良好生态。

3.深入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成立智慧治理专项工作组,依托宣城市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实现城市管理领域分散信息数据共享、关联分析、集中展示,不断提升基础能力平台支撑能力,夯实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和科学管控基础。

二、抓好基础保障,力促数据要素价值提升

4.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制定全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深度推进全市“一朵云”和市县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建设,指导推进县级政务云迁移和市直有关部门非涉密数据中心整合,优化提升政务云和电子政务外网支撑能力,构建本地异地灾备节点。优化公共算力供给体系布局,围绕重点公共服务和重要领域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筹建公共智算中心。

5.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依托市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监测平台,实时监测网络、应用系统及终端设备安全事件,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落实数据共享开放、开发利用和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安全技术应用,提升数据使用过程安全可控能力,保障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

6.深化一体化平台和数据工程试点。持续推进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市级节点建设,夯实市级云管、数管、用管平台,实现全市数字资源的统一编目、展示、搜索、申请和管理,推进新建应用场景基于一体化平台开发。梳理市级及以下应用系统和政务数据资源,探索建立社会和经济数据架构,高质量开展数据汇聚、数据治理、数据融合和数据开发应用,完成不少于10家部门政务信息系统L1-L5数据架构梳理,形成L5属性不少于1万个,实现数字资源一本账。

7.提升数据供给水平。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探索数据基础制度建设。落实国家、省数据流通交易要求,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提升数据完备度与供给质量持续推动数据直达基层市级节点应用。落实“数据要素×”行动要求,推动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跨领域融合应用,归集数据量突破200亿条,赋能应用场景不少于2个,调用国家接口不少于200个,调用省级数据资源不少于500个。

三、抓好创新深化,力促政务服务水平提质

8.持续创优营商环境。全面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促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融合发展,确保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指标稳定在全省第一方阵。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推动政府流程再造,在省级以上开发园区探索推行工业项目“极简”审批和涉企高频事项“超时即办”模式。深化企业服务专区建设,推进政策供给、审批服务、企业运行、金融服务等增值化、数字化、个性化服务。持续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开展“服务+清障”双向行动,深化政务服务“好差评”、“换位体验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官”、“办不成事”反映等机制,加强项目全流程帮办代办。推进审管联动应用,挖掘、推广典型案例。

9.夯实政务服务基础支撑。落实事项清单同源管理和“全省一单”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全市一单”,推动实现同一事项在市内同一层级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动同层级事项申报材料表单统一化、数字化、智能化。编制集成办理“一件事”工作指引和办事指南,推动全市政务服务事项标准统一、数据联动、动态调整。加快整合政务服务业务系统,以工程改革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对接为突破口,推动市域自建业务系统与政务服务平台应接尽接和办件数据回传共享,实现60个以上事项深度对接。

10.推进线下大厅“一门办理”。推进线下“只进一门”,整合部门单设大厅并入本级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事项进驻负面清单制度,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尽进”。加大窗口授权力度,推动进驻事项实质运行、集中审批。推动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领域高频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深化综合窗口改革,推动全省通办系统“一口收件”。编制政务服务事项收件审查细则,健全综合窗口协同联动运行机制,提升综合窗口运行效能。持续推进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和长三角“一网通办”,健全长三角远程虚拟窗口,推出一批跨区域收件、跨层级审批事项。持续推进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示范点建设,规范推进行政办事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11.推进增值服务“一数赋能”。推广“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服务模式,推出一批申请材料后补或免交、实质审查后置或豁免的政务服务事项。深化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应用,提升申报表单预填率,力争实现100个高频事项70%的申报表单字段“免填写”和“三个免予提交”。推广应用长三角政务地图,持续推出贴近社会生活服务的应用场景。探索政务数字人建设,打造人工与智能互为补充的导办帮办体系。

12.优化提升“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快政务服务数字化赋能,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国家级试点,同步推进国家、省确定的其他“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新增拓展或迭代升级5个左右自主探索“一件事”。推动“一件事一次办”向移动端、窗口端、自助端延伸,不断丰富“一件事”办理渠道。以“出生一件事”场景推广应用为契机,编制个人全生命周期数据档案,逐步实现市民全生命周期服务。

13.深化三端平台应用。强化分厅运营,持续提升前店后厂创新能力,新增三端服务应用不少于5个。加大皖事通宣传推广力度,持续提升用户知晓率、满意率。推进皖企通上线运行,汇聚涉企服务数据,精准推送个性化服务,为企业提供便捷办事体验。提升皖政通应用水平,围绕移动端公文处理再造办公流程,强化移动端审批、决策等数字化应用整合,到2024年底皖政通用户激活率突破70%,通用服务使用率达100%。

14.推动一码通行,赋码生活围绕“一人一证一码”、“一企一照一码”、“一物一码”积极探索建设应用场景,推进“安徽码”在重点领域场景应用,2024年底“安徽码”应用场景达到10个。持续整合全市存量二维码,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融合应用。强化宣传推广工作,营造浓厚用码氛围,进一步提升安徽码社会面知晓率和使用率。

四、抓好项目落地,力促数字产业发展提能

15.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大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全年举办招商推介活动2次,力争招引行业龙头企业1家、10亿元项目1个以上。发挥大数据与软件信息服务行业协会作用,推动与市内外高校职校达成战略合作,全年组织专场活动2次。

16.探索数据要素流通机制。围绕“2+3+4”产业,探索建立“赛道+合伙人+场景+数商”工作机制创新数据要素赛道场景建设路径打造数据产品超市推动“公共数据+社会数据”“场内交易+场外交易”融合贯通,努力构建数据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17.培育壮大数据要素产业。持续培育认定一批省级大数据企业,积极引育一批服务型数商、重点领域数商和行业龙头数商,探索建设大数据产业园、数据标注基地等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支持本地数商开发公共数据资源、申报国家和省相关试点示范项目。

五、抓好队伍建设,力促机关党的建设提优

18.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引导党员干部紧跟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进程,抓实抓牢基层党建工作,筑牢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确保上级重要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19.提升干部作风能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主体责任,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强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精心组织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加强作风建设,强化日常监督政务大厅管理,持续推进全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作风整治提升行动。加强专业能力建设,着眼新的职能定位,开展“敬业与钻研”活动,提升干部职工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着力锻造“忠专实”“勤正廉”干部队伍。强化改革创新,学习借鉴沪苏浙先发地区经验,积极谋划推进年度重点突破工作,打造具有宣城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典型案例,推动工作争先创优。

20.持续推进法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法治意识,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组织开展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管理领域法律法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法律顾问和合法合规性审查制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的能力水平。依法依规推进来信来访、档案管理、政务公开等工作,落实“民声呼应”工作要求,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1.推动运行规范高效。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提升规范化水平确保运行高效顺畅。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落实“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厉行勤俭节约,强化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提升宣传信息工作质量,统筹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信用体系建设国防教育、乡村振兴、双拥、保密、信息等工作。